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浙江 绍兴 柯桥区 杨汛桥镇 孙家桥社区
孙家桥社区介绍
孙家桥社区
孙家桥居民委员会位于杨汛桥镇东部,社区面积0.85平方公里。东隔陈河浦河与杨汛居民委员会为邻,南枕牛头山,山前上尖江向东流至姚家山下,过临江,出西小江。西依红旗河与王家塔村相接,北濒西小江,与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东庄王自然村相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宋时临江山(牛头山)、爪历湖(临江湖,即今牛头湖)属萧山。虽然当时西小江“江阔一里许,湖高至八尺”,洪潮拍击牛头山脚,但是在牛头山南及附近的姚家山下等地已有少量人结庐聚居,在山坞渔、猎、农、牧。当时为萧山履仁乡杨南里。现在的西小江流域大片土地,当时是沼泽洼地,无从稼穑,尚未有孙家桥之名。明天顺元年(1457),建白马山闸,后上筑麻溪坝,西小江遂成为内河,河畔淤涨为田。后三江应宿闸建成,具拒咸、蓄淡、灌溉、排洪之功效,西小江边的沼泽地才被开始结庐于此的孙、邵、李姓等先人大量围堤垦殖,膏腴之地,渐成庄园。昔时,村境清流绕脚,东为陈河浦,南为上尖江,西为西江河浦,北为西小江,河流皆为潮流沟,架石作梁,就有了孙家桥等古桥名(孙家桥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年间),加上孙姓是庄园大族,后遂以桥名演化为庄园名称。 孙家桥居民委员会所辖境,在清宣统二年(1910),属山阴县新安乡,民国17年(1928),属新安乡杨汛桥联合村。民国21年(1932),属杨汛桥乡:孙家桥、西江下、唐家等村。23年(1934)属新安乡江下、唐家村。后至民国38年(1949)均为新安乡第三保。解放后,为新安乡二村。1955年底,成立群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新安二社。1958年10月为钱清人民公社新安管理区新二生产队。1961年9月,为杨汛桥公社新二大队。0中,成立新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1980年10月,将新二大队更名为孙家桥大队。1983年10月,政社分设,为孙家桥村。1999年10月11日,撤孙家桥村,成立孙家桥居民委员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设于杨江公路北侧。 孙家桥社区现有居民294户,1147人。大姓为孙氏88户,373人;邵氏52户,208人;李氏53户,206人。其余为周24户,108人;沈14户,56人;唐氏9户,36人;夏氏12户,51人;另有胡、张、徐等。孙氏源头,谓富阳龙门孙,据《龙门孙氏支谱》记述,富春派以孙景浩为“邑之始祖”、“递衍至龙门派以孙仁匡为族之始祖。据居民口碑,龙门孙氏兄弟仨,明季于龙门酿成命案,亡命至西小江畔滩涂,隐匿垦荒,老大居孙家桥、0居上孙、老三居黄泥墙。后繁衍发族,至今传约20余世。邵姓据传是园里湖邵家坂迁居而来。夏氏则是从蒲荡夏发族析居至此。 解放前,农民除种赊租田外,农闲就去锡箔坊作佣工。解放后,1962年通了电,孙家桥大队除农机排灌外,即办稻谷加工场。20世纪70年代办有砖瓦厂,据1977年社队企业数据,当时孙家桥(新二)大队稻谷加工场年加工稻谷2500担,磨粉400担,加工饲料500担。砖瓦厂年加工“九五”砖31万块,瓦片39万张,两家企业的盈利1.7万元。80年代初,当时大队办起新二丝织厂,新二毛线厂,生产贡缎等织物,后期办起星火经编厂。随后,乡村企业骤增,大批劳力投入工业。1986年,孙家桥村有劳力506人,进入企业393人(含村、乡、区办)经营“三产”20人,种粮仅90人。至1992年,杨汛桥建镇后,村办有新二丝织厂,有提花机24台,经编机6台。还有孙家桥五金厂,杭绍经编厂等。企业承包经营形式,有采取净收入工效挂钩;也有采取定净留利,超减奖赔的形式。至90年代后期,村级集体企业大都转制,成为个私或多元混合型产权企业。2004年,社区内家庭纺织业勃兴,社区人员于外地办纺织等厂15家,社区内办厂36家,总计有51家。社区内主要个私企业有:绍兴县金盛针织厂、绍兴县邵氏针织厂、绍兴县金迪纺织厂、绍兴县郎莎纺织厂、绍兴县兴盛装饰布厂、绍兴县越丰纺织厂等,还有印染企业:绍兴县和兴印染厂、绍兴县孙家桥实业公司。建筑装饰公司有绍兴县轻钢工程有限公司、绍兴县申达装饰中心等,设备有无梭织机114台(剑杆织机)经编机62台,绣花机104台。2004年主要纺织产品有经编织物299万米,丝织产品260万米,箱包布59万米。从业人员640人,女性为481人,其中从外省雇入320人,有大专学历5人、中专技校毕业52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12人。
孙家桥社区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