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西 晋城 泽州县
泽州县介绍
泽州县
泽州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东与陵川县相连,西与阳城、沁水县衔接,北与高平市毗邻,南与河南省济源、博爱、沁阳等县市交界,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县域东西宽62.75公里,南北长58.85公里,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总面积的1.2%,其中山区面积1328.4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3个行政村,14万户,52.6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5.4万,耕地面积72.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2亩。 泽州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县年平均气温10℃-11℃,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全县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最少为138天。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全县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河流为沁河和丹河两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龙湾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东丹河、东大河、巴公河等。干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为由西向东。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54亿立方米,重复资源为2.3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 历史沿革 泽州县是我国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源远流长。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期,泽州为冀州之域,且属“帝都畿内”。秦汉时先后在这里置高都县、阳阿县、高都郡。北魏时属建州。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建州为泽州,时境内为丹川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始称晋城县,后数易其名,或称晋城,或称丹川。明洪武省县入州,晋城为泽州州治。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为府,析郭置凤台县。民国时复称晋城县。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太行抗日革0据地在边缘地带分置晋(城)沁(阳)、晋(城)北、晋(城)东县,1945年4月28日晋城县全境解放,同年5月恢复晋城县建制。1948年10月撤晋城县城关区置晋城市(县级),与晋城县并存,1948年8月撤销晋城市,辖区仍归晋城县。1958年,高平、陵川两县并入,1958年7月陵川县分设,1961年5月高平县分设。1983年9月晋城县改设县级市。1985年5月,晋城市升为地级市,原晋城市(县级)分置为城、郊区。1996年8月,撤销晋城市郊区改设泽州县,辖区不变。 以下地名与泽州县面积相当:山西晋中榆次区山西运城夏县甘肃省庆阳正宁县浙江省宁波鄞州区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四川成都大邑县四川眉山东坡区辽宁辽阳灯塔市西藏那曲聂荣县色庆乡江苏扬州江都区云南红河州河口县河南洛阳汝阳县
泽州县特产列表
巴公大葱
巴公大葱

“巴公大葱”是山西省早期四大名优土特产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品质,与山西汾洒、清徐陈醋齐名。其特点是葱白肥大,单株独茎,葱白肉厚心实,结构细密,味浓辣烈,其营养成分和杀菌素比一般大葱高,抗癌指数能达到...

馔面
馔面

在泽州县大阳镇有一种流传很久的上品面食——“馔面”,深受大家的喜爱,相传“馔面”源于周朝,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 “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

巴公烧大葱
巴公烧大葱

距离大阳镇20公里的巴公镇盛产大葱,这种大葱个大、香浓、辣烈、肉厚心实、质地细密,被称作“巴公大葱”是晋城的特产。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当地1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

羊肉火烧
羊肉火烧

羊肉火烧 羊肉火烧的制作材料: 面粉1000克,羊肉1500克,葱花500克,调和粉、姜粉、酱油各100克,芝麻油、味精、精盐、熟猪油各少许。 羊肉火烧的特色: 色泽金黄,香脆可口。 如何做羊肉火烧...

山萸
山萸

山萸 山萸亦称山茱萸,俗名红奶。观赏兼药用植物。落叶乔木。树皮褐色,片状剥落小枝四棱,花簇生于小枝顶端。先天花后出叶,花小,为黄绿色,成散形花序。可供观赏或佩戴。核果呈长圆形,光滑,熟时红色,果内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