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贵州 黔东南州 黎平县 坝寨乡 蝉寨村
蝉寨村介绍
蝉寨村
蝉寨村位于坝寨乡境内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坝尚公路从寨中穿过,交通便利。蝉寨村东与坝寨村接壤,南与青寨村毗邻,西与罗大村交接,北与器寨村毗邻。海拔670米。年平均气温15—20℃左右,最高气温达35—36℃,最低气温零下4—5℃,无霜期220天。地理位置跨东经1080551,北纬260121之间。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属曹滴司辖地。 嘉靖三十六年(1517年)属三郎司土舍辖地。 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年)属直属府管辖。 道光十二年(1832年)属三郎司辖地。 民国初期属兴安保管辖。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路团乡三保所辖。 解放后,1953年至1957—1959年属器寨乡管辖(后改为工区),1961年属坝寨公社边区,1963年复设器寨公社划转器寨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仍归器寨乡管理,1992年器寨乡撤后一同划归坝寨乡至今。 蝉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居住5个自然寨(即蝉寨、小蝉寨、下近、下土寨、上土寨)327户、1695人。全村都是侗族,有7个姓氏(吴、石、杨、潘、段、胡、张)。耕地面积725.02亩,其中稻田面积675.38亩,土49.64亩,人均耕地0.48亩。 农业主产水稻、次为红薯、豆类等作物。80年以前全面对低产田进行改造,但是以常规品种当家产量虽较低产田改造前有所增加,亩产也只能在600至700多斤徘徊。81年党在农村政策改革以后,执行家庭联产承包,群众积极性提高,同时以优质杂交稻种替代常规品种,加上近年来农技部门推广一系列科学种植技术,现在亩产提高到1000至1200余斤,较80年前翻一番。 林业主产杉、松、杂木林等。97年以前林业是群众收入的主渠道,砍伐量较多,从98年国家实施天然保护和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现在境内森林覆盖率为27.6%,杉、松、杂木林等储藏量较为丰富。退耕还林后的竹林长势茂盛。林业特产品有松脂、天麻。 经济发展情况:92年以前,由于乡镇没有建立市场群众思想只限于小农经济,没有商品意识,收入渠道只有靠卖木材、养猪、卖米。1985年人均年收入仅119元。92年撤并建后,坝寨市场发展很快,拉动了地方各行各业的发展,目前有从事商业户32户、加工业14户、运输业26户、饮食业10户、建筑业49户、外出打工年均700余人,此外家家开发松脂生产,喂养杂交猪。2010年人均年收入2026元。 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91年修成人饮工程一处,解决2至3组群众饮水。小蝉寨自筹3.8万元修建寨脚水泥拱加建风雨桥一座。93年下近自筹4.8万元修寨脚水泥拱加建木质风雨桥。95年修建750平方米,七个教室砖混教学楼。95年接通国家电网。96年修建蝉寨田坝中水泥拱桥,加建木质风雨桥和寨内“入角楼”。98年开通程控电话,2001年修建教师宿舍楼三间二层木房。2002年主街道水泥硬化和修寨门,现在蝉寨村是全乡唯一从岭上搬迁到公路边按城镇规划建设组成的新兴侗寨。 教育发展情况:解放以来蝉寨村一直开办一所完小至今。教师8人(全公办),师资大专有5人,中师2人,高中文化1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校园建设发展很快,解放初校舍在“务纳”(地名),因地势狭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82年搬迁到“寨金”校舍亦是木楼,装修简陋。96年群众集资,政府助资兴建一栋砖混结构9间7个教室二层教学楼。97年又建一幢木质三间二层宿舍,校园周边建围墙,院内有球场,坪子栽花种草,不但校园宽敞,而且环境十分幽美,确是育人成才的好地方。 卫生方面:蝉寨村历年来就有卫生员1人,接生员1人。92年建成村级卫生室后,通过各种业务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现在一般小病都能在蝉寨村救治。同时经常协助乡卫生院开展蝉寨村各项防疫工作,使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蝉寨侗族具有忠厚、善良、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而且热爱“唱情歌”、“堂歌”、“拦路歌”、“斗牛”、“吹芦笙”、“唱戏”等具有丰富侗族文化色彩的娱乐活动。隆重节日有过年、六月六、平安节等。 景物有:下近风雨桥、蝉寨风雨桥、八角楼。
蝉寨村特产列表